资料收集症患者

overload

也许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年代,我们才正在渐渐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掩埋。不知道什么开始我养成了收集资料的习惯,硬盘里几十G的电子书、书架上几十本没有拆掉塑封的新书、云笔记里数百篇收藏文章、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里上千未读提示、便签里数十条待办事宜,这一切让自己越来越压抑得喘不过气来,我想我是患上了一种叫做资料收集症的病。

既然有病那就得治,首先得仔细剖析下为什么我会收集那么多看不完的资料,然后对症下药。我想绝大多数收集电子书的人的心理就是图个免费吧,不管有用没用先收藏着,否则过了这个村可能就没那个店了。网上淘的书也都是趁促销活动打折的时候大量购进的,热爱技术的人逛技术书店和女人逛商场和淘宝是一样的感觉,往往就是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。云笔记是很好的知识管理的工具,并且与微信绑定后可以极大提升整理资料的效率,但每每只是看见标题感兴趣就把文章收藏了,从此再无问津,渐渐的这些文章就成了一种负担。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也一样,遇到感兴趣的公众号就关注,无论是人是鬼都加入朋友圈,总是生怕错过了什么,但是你每天真的有那么多碎片时间去消化这么多信息么,然而细读一篇数万字的长文就会花去你数十分钟时间,如此快餐文化会愈发加重你的焦虑感。便签也是很好的任务管理工具,但如果做不到快速清理的话,日积月累也会逐渐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。

其实上面我们所做的一切初衷都是好的,都是为了积累知识和有效的工作,但结果为什么却是如此的糟糕,究其原因有三。常言道「书非借不能读也」是有一定道理的,拥有的太多反而不再珍惜。另一个问题是过于发散性思维,不懂得约束思维抓重点,往往导致偏离了最初想要达到的目标。此外还有拖延症的问题,不能做到问题日清,最终积资料成疾。

知道了的症结接下来的事就很自然了,停止收集电子书和买书,远离公众号和朋友圈,清理云笔记和便签,撕开塑封静下心来读一本书,忘记功利的阅读,好好体味阅读的乐趣吧。